5月30日凌晨,據國務院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5月29日,國資小新走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零距離感受一支新冠滅活疫苗的誕生!當前新冠疫苗的研發(fā)進展如何?接種新冠疫苗是否安全?何時才能量產上市?帶著這些問題跟隨小新一起探秘!
年產過億!“火神山”速度建立疫苗車間
在新冠滅活疫苗車間,經過更換防護服、進消毒間等幾道程序后,進入負壓車間,密布著各式密封罐、密封管道和雙保險閥門。車間工作人員現場為記者模擬演示滅活疫苗在生產運輸中如何保證安全進入“蜂巢”。
據了解,小新將是該車間的最后一批探訪者,5月30日起,車間將進行全面消毒并進入生產前的最后準備。
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的建成填補了國內重大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防控在疫苗領域的生物安全空白,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藥品和疫苗研發(fā)生產意義重大。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僅用2個月的時間,于4月15日完成了車間的建設,經過國家級生物安全專家的現場初步評估,建設標準和質量水平滿足生物安全防護要求,創(chuàng)造了新冠滅活疫苗車間建設的“火神山”速度。
車間批次產量超過300萬劑,量產后年產能達1-1.2億劑。此外,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車間建設預計將于6月底或7月初完成。屆時中國生物兩個研究所加起來,年產能可達2億劑以上,保證新冠滅活疫苗的可及性。
安全有效!新冠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
4月12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fā)的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相關臨床試驗同步啟動。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fā)的新冠滅活疫苗再獲臨床試驗批件。
截至目前,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均已完成I期II期入組,共2000余人接受了疫苗注射。
已有臨床數據顯示,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程度均遠低于已上市各類疫苗。據悉,臨床試驗分為三期,完成I-III期臨床直至上市,預計最快需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
迎難而上!踐行央企責任與擔當
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表示,疫苗是防控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對最終戰(zhàn)勝疫情至關重要。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把疫苗研發(fā)作為科研攻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在工藝成熟穩(wěn)定、質量標準可控,具有規(guī)?;a和大規(guī)模人群使用的經驗與條件的滅活疫苗研發(fā)上重點發(fā)力,并取得可喜成果。
據了解,中國生物目前承擔了全國80%計劃免疫疫苗的供應,努力踐行著中央企業(yè)的責任與擔當。而在此次新冠疫情阻擊戰(zhàn)以及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fā)過程中,中國生物急黨之所急,急國家之所盼,急人民之所需,迎難而上攻克難關。圍繞可診、可治、可防的目標,繼續(xù)加強科技攻關,為實現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貢獻央企力量!
以身試“毒”!這批特殊的疫苗試驗志愿者
為驗證新冠滅活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助力新冠滅活疫苗的早日上市,國藥集團還進行了疫苗預測試。鮮為人知的是,首批以身試“毒”的志愿者竟然是包括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中國生物黨委書記朱京津,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段凱,武漢血液制品公司黨總支書記李策生等在內來自國藥集團各級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預測試表明,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新冠抗體陽轉率100%,顯示疫苗安全有效。
如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一樣,中國生物制品工作者以身試藥是一個傳統,更是一種獻身精神,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中2000多名入組受試者注射疫苗,看不到的是很多生物制品人擼起袖子在自己身上做試驗。這些“特殊”的志愿者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作為一名央企人的責任與擔當:
1月19日,成立科研攻關領導小組開發(fā)新冠疫苗
4月12日,全球首家獲得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批件
4月15日,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建設完成
5月30日,新冠疫苗車間進入生產前最后準備
……
期待你們!請繼續(xù)書寫這段疫苗戰(zhàn)疫時間軸!
5月30日凌晨,據國務院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5月29日,國資小新走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零距離感受一支新冠滅活疫苗的誕生!當前新冠疫苗的研發(fā)進展如何?接種新冠疫苗是否安全?何時才能量產上市?帶著這些問題跟隨小新一起探秘!
年產過億!“火神山”速度建立疫苗車間
在新冠滅活疫苗車間,經過更換防護服、進消毒間等幾道程序后,進入負壓車間,密布著各式密封罐、密封管道和雙保險閥門。車間工作人員現場為記者模擬演示滅活疫苗在生產運輸中如何保證安全進入“蜂巢”。
據了解,小新將是該車間的最后一批探訪者,5月30日起,車間將進行全面消毒并進入生產前的最后準備。
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的建成填補了國內重大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防控在疫苗領域的生物安全空白,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藥品和疫苗研發(fā)生產意義重大。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僅用2個月的時間,于4月15日完成了車間的建設,經過國家級生物安全專家的現場初步評估,建設標準和質量水平滿足生物安全防護要求,創(chuàng)造了新冠滅活疫苗車間建設的“火神山”速度。
車間批次產量超過300萬劑,量產后年產能達1-1.2億劑。此外,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車間建設預計將于6月底或7月初完成。屆時中國生物兩個研究所加起來,年產能可達2億劑以上,保證新冠滅活疫苗的可及性。
安全有效!新冠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
4月12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fā)的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相關臨床試驗同步啟動。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fā)的新冠滅活疫苗再獲臨床試驗批件。
截至目前,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均已完成I期II期入組,共2000余人接受了疫苗注射。
已有臨床數據顯示,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程度均遠低于已上市各類疫苗。據悉,臨床試驗分為三期,完成I-III期臨床直至上市,預計最快需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
迎難而上!踐行央企責任與擔當
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表示,疫苗是防控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對最終戰(zhàn)勝疫情至關重要。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把疫苗研發(fā)作為科研攻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在工藝成熟穩(wěn)定、質量標準可控,具有規(guī)模化生產和大規(guī)模人群使用的經驗與條件的滅活疫苗研發(fā)上重點發(fā)力,并取得可喜成果。
據了解,中國生物目前承擔了全國80%計劃免疫疫苗的供應,努力踐行著中央企業(yè)的責任與擔當。而在此次新冠疫情阻擊戰(zhàn)以及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fā)過程中,中國生物急黨之所急,急國家之所盼,急人民之所需,迎難而上攻克難關。圍繞可診、可治、可防的目標,繼續(xù)加強科技攻關,為實現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貢獻央企力量!
以身試“毒”!這批特殊的疫苗試驗志愿者
為驗證新冠滅活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助力新冠滅活疫苗的早日上市,國藥集團還進行了疫苗預測試。鮮為人知的是,首批以身試“毒”的志愿者竟然是包括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中國生物黨委書記朱京津,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段凱,武漢血液制品公司黨總支書記李策生等在內來自國藥集團各級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預測試表明,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新冠抗體陽轉率100%,顯示疫苗安全有效。
如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一樣,中國生物制品工作者以身試藥是一個傳統,更是一種獻身精神,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中2000多名入組受試者注射疫苗,看不到的是很多生物制品人擼起袖子在自己身上做試驗。這些“特殊”的志愿者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作為一名央企人的責任與擔當:
1月19日,成立科研攻關領導小組開發(fā)新冠疫苗
4月12日,全球首家獲得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批件
4月15日,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建設完成
5月30日,新冠疫苗車間進入生產前最后準備
……
期待你們!請繼續(xù)書寫這段疫苗戰(zhàn)疫時間軸!